金蛇曼舞贺新年,瑞狮劲舞闹元宵。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第二届宁古塔文化节”民俗文化表演让万人驻足,宁安市江滨休闲广场上神龙腾飞、雄狮劲舞、人潮涌动,人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舞步翩翩起舞、欢乐喜庆。
活动现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家族的萨满祭天祈福,祈盼着宁安大地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神龙点睛仪式,祈福着宁安人民五福临门、平安吉祥。
鞑子秧歌
在响彻云宵的鞭炮声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龙灯”、“八旗阵鼓舞”水乳交融在一起的《龙狮共舞宁安梦》向人们走来,5条巨龙、12只狮子、21面八旗、100名舞者的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舞蹈“鞑子秧歌”,主题鲜明、满族特色浓郁,用心、用情赞美着幸福生活;江南乡代表队表演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是传统的东北大秧歌,红辣椒做耳环,高高的大花帽,夸张的大烟袋,表演的滑稽、诙谐、幽默,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止;秧歌舞《中国梦》淋漓表达了宁安人民对生活更美好、城乡更美丽、经济更繁荣的美好向往。
宁安市文广新局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景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宁安历史文化之根,宁安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非遗文化产业日益繁荣,民俗文化活动大放异彩。
点睛之笔
“除了过年要拜年之外,宁安有太多的习俗供我们欢娱。”来自东京城镇的程晶边舞动手中的扇子边开心地告诉记者。谈起民俗文化,今年62岁的张桂琴阿姨兴高采烈地说:“很多地方的传统民俗逐渐被人淡忘,而这两年宁安市举行的民俗文化节让更多人重温了那远去热闹的朝满民俗,重拾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让群众大饱眼福。”
回族龙灯
荣获全国民间文艺之乡和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宁安市,史称宁古塔,是满族的发祥地。本着例行节俭、文化惠民的理念,精心谋划、开展一系列以宁安地域文化元素命名、内涵丰富、商贾云集的品牌文化节日,自创、自编、自演的专场文艺演出每年达30余场,叫响文化品牌,助推宁安超常规地迅速崛起打下文化软实力的“硬”基础。
萨满祭天祈福
夜晚,258盏宫灯灿若繁星悬挂在宁安市中心东西街上,为宁安的夜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市民在观灯的同时,其乐融融地参加近3000条猜灯谜活动。元宵节焰火晚会更是突出高低空组合燃放,火树银花、绽放激情,炫彩焰火、畅想明天。 |